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

認識自我與資產配置

上回普某談到不同市況下的資產配置策略,今天跟大家一起討論人生在不同階段的資產配置方案。

當代的投資理論強調投資者應該考慮可承受的價格波動性。然而,理論上,只要一天沒有出售資產,這個價格波動性亦只是賬面的盈虧。況且,散戶跟機構投資者不同,我們無須對其它人的資金負責,亦無須定時呈交年報季報向其它人解釋有關投資決定。故此,對散戶來說,只要不用被迫「埋單計數」,並且自己心裡過得去,即使面對投資逆境,我們實質損失甚微。所以,散戶在投資前必須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投資取態。

先了解自己財務狀況

一般來說,25至45歲可以視為累積財富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我們有穩定的收入並且不斷發展自己的事業,所以可承受的價格波動性亦會較高,投資組合上的股票比重亦應該相對提高。

65歲以上屬於消耗財富階段,我們已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。故此,在投資組合上,股票(價格波動性最大)比重應該調低,債券(可提供穩定收入)的比重應該相應提高。

46至65歲的階段的情況較難概述,散戶要審視自己情況,例如還有沒有供樓負擔,子女負擔,自己的事業發展情況等。一般而言,投資組合的股票比重應該介乎上述兩者之間。

舉例說,一個家財萬貫、衣食無憂的人,他當然有面對資產價格大幅波動的財政能力。然而,如果他手上持有一定比重的股票,在面對股市下跌時,他發現自己枕食難安,影響判斷力甚至進而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。那麼,他的投資取態亦應較為保守。

始終,「睡得好」遠較「賺得多」重要。散戶決定自己的投資組合時,除了要計算清楚自己的財政負擔能力外,亦要忠實地審視自己的內在性格取向。

古希臘戴爾菲城神廟的碑銘刻著「認識自我」這四個大字,表達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。大哉言也。從形而上層次引伸至形而下的投資操作上,「認識自我」依然是我們的核心課題。正是出於這個原因,投資依然保持著藝術性的一面。

參考資料﹕David M. Darst, 2008, The Art of Asset Allocation - Principle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Any Market

本文刊登於2011年6月16日信報 - 專家之言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