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

莊家與小道消息

《圍城》裡記載著這樣的一個故事﹕西洋人趕驢子,把一串蘿蔔掛在驢子眼前,嘴唇之上,驢子以為前進一步就能到嘴,於是一步一步向前走,最終成為西洋人代步的工具。在金融市場上,如果我們把莊家比喻成西洋人,小道消息是蘿蔔。
那麼,誰是驢子?

有些散戶喜歡追蹤公司的小道消息,並樂此不疲地以此炒作。通常,這類經常流傳著小道消息的公司,她們的股價都會大上大落。對於追求高風險、「高回報」的散戶來說,獨具「慧眼」,押對了邊(beg on the right side),看著股價乘風破浪上升,這份滿足感實在不單是金錢回報所能計算出來。然而,投資是一個理性和嚴肅的行為。普某縱然心動,在押注之前亦想先搞清楚一個問題﹕「散戶如何取得這些消息?」

一般來說,散戶取得公司資訊的途徑不外有三﹕
1) 透過閱讀公司年報
2) 透過瀏覽財經資訊網站、電視、電台、或報章雜誌等大眾傳播媒介
3) 親朋戚友間的口舌相傳

然而,這三種途徑亦有其局限性﹕
第(1)種方法只能獲得公司過去的資訊、而不是實時的資訊。
第(2)種方法要經過大眾傳媒重重轉接才能獲得,稱不上第1手資訊,更諻論小道消息。
第(3)種方法最有趣。散戶總是相信身邊的親朋好友有辦法取得小道消息。可是,在大部分情況下,散戶的社交團子亦是散戶。而散戶除了上述三種途徑外,還有甚麼方法取得公司資訊?但偏偏,很多時,咱們也傾向相信這類天外飛仙的梵音。

由此可見,在消息來源上,散戶處於絕對被動的位置。「以彼以短,擊彼之長」。長遠而言,這種投資策略有勝算嗎?

一代市場怪傑(Market Wizard)科斯托蘭尼(Andre Kostolany)曾有以下切身經歷﹕
當時,法國有一家知名度很高的金融財團L集團,專門負責審查在巴黎上市的企業。該集團的董事長有一次語重心長地對他說﹕長期而言,他對某隻股票很樂觀。該公司將面臨重組,有新的資本……在適當時機,他會提醒科氏買入。
科氏向經紀打聽這支股票行情﹕該股已經從每股250元跌到60元,現在這支股票乏人問津,市場上只有L是唯一買主。幾天後,股票開始上漲,等到L提醒科氏買入時,股價已漲至300元了。

科氏總結自己70多年的經驗,在其自傳《一個投機者的告白》裡以駕車比喻投資﹕駕駛時,要有遠大的視野才可以看清前路是否有彎位;如果目光只顧盯著眼前的車輛,那麼準會發生意外。願我們一起培養出遠大的視野。共勉之。

本文刊登於4月21日信報p.41 - 「專家之言」

3 則留言:

  1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Thx. Dr. Mak.
    It is my honour to see you leave the first comment here.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